起名充满稚气
孩子作为父母爱情的结晶来到世上,那小手、小腿、小身子、小脸蛋,以及哭笑睡闹、吃喝拉撒,无不引起父母强烈的爱意和责任感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父母为他(她)起一个充满亲昵情感的名字,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、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无一例外。古代,像魏武帝曹操、唐玄宗李隆基等人虽然贵为一国之君,小时候仍被人以“阿瞒”、“阿鸦”相称。文学家司马相如和陶渊明尽管才高八斗,孩童时代也都使用过“犬子”、“溪狗”等难登大雅之堂的名字。当代,许多城里的孩子起名小固、小宝、小毛、小狗、小熊、小花、咪咪、阿猫、阿三,乡下孩子起名石头、结实、小驴,等等,都大有人在。上述这些名字,尽管是父爱和母爱的自然流露,但当孩子长大以后,原来活泼可爱的儿童变成了充满朝气的成年人,再继续使用亲昵幼稚的名字,就会让人感到别扭。特别是有些年轻的父母不从孩子的长远考虑,只注重孩子的儿童阶段,起一些诸如“李小勇”、“刘小宝”、“郭圆圆”、“赵媚媚”之类较适合孩子的儿童阶段使用的名字,等孩子长大后,这些名字就显得有些不妥了。其原因不仅会给人一种永远的未成年感,而且在新的环境和社交场合中让人觉得不成熟、不庄重。
试设想,在一些不分年龄而举行的公共活动中,有赵媚媚和刘小宝等人参加,当组织者以为他俩是同龄人并要求一起给大家表演节目时,结果走出来的赵媚媚是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,而刘小宝却是一个两眼昏花的老先生,不仅会让组织者和在场的人大跌眼镜,尤其是后者的名字,更不免显得滑稽可笑。由此可见,起名时多考虑一些年龄因素,尽量不使用那些过分亲昵的字眼,将使孩子终生受益。当然,我国一向有起小名和大名的传统习惯,在孩子年幼时或家里使用小名,上学和走向字上会以后改用大名,曾是传统社会里常用的做法。这种大、小名之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年人名字中带稚气的机会,不过随着我国的人口和户籍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,孩子必须在出生后有正式的大名,以便填写出生证和报户日;加上对孩子的服务越来越社会化,不少孩子在一岁前后就被送到幼儿园,开始走向辛上几会,也要使用正式的名字,从而也压缩了使用小名的空间和时间。这也要求父母尽早起出适合孩子使用一辈子的恰当名字,哪怕是在家里称呼孩子多么亲昵,但起的正式名字最好不要带有稚气关于这点,仍是要提醒年轻父母们特别留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