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忌用多音字
我国的姓氏多半属于单音字。也有个别姓氏属于多音字,如“乐”字。这种姓氏显然在交际时会造成麻烦。如果说姓氏的多音是无可奈何的事实,那么名字的拟定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。山东某地有一个学生名叫乐乐乐,老师上课时却不知该怎么叫他,老师居然让这个名字给难住了。这个名字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,可有八种读法,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排列一下。
一个名字居然有八种读音,在交际场合如何使用呢?到头来别人想叫不敢叫,唯恐叫错了被人耻笑,吃亏的还是自己。别人叫不上来,可以不叫,可以避开。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别人不叫,不使用,那么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?
所以,起名时,对于多音字应尽量回避。如果要用,最好通过联缀成义的办法标示音读。例如:乐天、乐章。前者通过“天”说明“乐”当读丨e,后者通过“章”说明“乐”读yue。
汉语有相当一部分多音字常用的只有一个音。这样的多音字在起名时就不必担心使用时会产生误读。
人的名字用于交际,应称叫方便、准确。如果使用多音字,让人不知确切的读音,就会妨碍交际。
又如王任妹、鲁干一、陈朝云等名字中的“任(ren、ren)”“干(gan、gan)”“朝(chao、zhao)”等都是两读的,这类用字宏于避免。足球前国脚容志行的名字,本由“志在必行”而来,“行”字当读为xing;但因这是个多音字,常被称为“容志hang”,以致他本人不得不多次在公开场合声明更正。以《废都》等闻名的作家贾平
凹,“凹”亦有两音:ao、wa,他的名字语音应为贾平wa,然常被人读为贾平ao,使他也不得不经常为人解释。史学大师陈寅恪,“恪”字本来只有一个读音:ke。因其家乡江西修水方言而读为que,若读作ke反倒错了。学界以外的人鲜知个中原因。按正常读音却致误,岂不太冤枉人了?